音乐学院赴咸宁市泉都学校开展教育见习活动
2025 年 4 月 25 日,湖北科技学院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 22 级、23 级、24 级学生在学院领导及教师的带领下,走进咸宁市泉都学校,开展教育见习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搭建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衔接的桥梁,为未来音乐教育师资培养注入新动能。
活动伊始,咸宁市泉都学校副校长吴晗代表校方致欢迎辞,对音乐学院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详细介绍了学校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的音乐教育理念,分享了该校在音乐课程开发、校园艺术活动创新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并期待以此次见习为契机,与音乐学院在教学资源共享、教研项目共建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音乐学院学生代表廖博洋在发言中表示,作为未来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此次走进中学课堂是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教学能力的重要实践,全体见习学生将以 “观察者、学习者、思考者” 的三重身份,认真汲取一线教学经验,为成为合格的音乐教师积累宝贵财富。
音乐学专业负责人栗建伟老师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向学生强调了教育见习的核心任务。他指出,实践环节是音乐学专业教育的 “第二课堂”,同学们需重点关注中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设计逻辑、师生互动技巧及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方式,在观摩中思考 “如何让音乐课堂既充满艺术魅力,又实现育人功能”。
在优质课观摩环节,泉都学校三位教师分别呈现了风格迥异、亮点纷呈的教学示范课,为见习学生打开了中学音乐课堂的多元图景。
七年级音乐鉴赏课《翻身的日子》。肖涵老师以历史影像导入,带领学生穿越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情境中。通过笛子与管子的音色对比、乐队齐奏与主奏的互动分析,生动诠释了陕北民间音乐的艺术魅力。课堂上,学生分组模仿乐器演奏形态并进行情景表演,将抽象的音乐感知转化为具象的肢体表达,充分体现了 “体验式教学” 的创新思维。
八年级唱歌课《星星索》。程阳老师以印尼民歌为载体,将节奏训练、曲式分析与跨文化音乐体验有机结合。他通过拍手打节奏、钢琴分句范唱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特色节奏型,并自然融入 “调式”“和弦” 等专业术语,让学生在学唱中感受异域音乐的抒情风格,展现了国际化视野下的音乐课堂设计。
八年级主题班会课 “世界读书日”。陈雷老师别出心裁地将文学与音乐跨界融合,以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朗诵开篇,组织学生围绕 “读书的意义、如何读书” 展开讨论。
活动尾声,音乐学院副院长赵峻代表学院向泉都学校的精心筹备与支持致以诚挚谢意。针对见习学生的成长,赵峻强调了 “三个结合” 的重要性:一是将专业技能与教育情怀相结合,二是将课堂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三是将个人发展与教育使命相结合。他寄语全体学生,要以此次活动为起点,认真总结一线教学经验,在未来的学习中不断打磨教学基本功,努力成为 “有温度、有深度、有创造力” 的中学音乐教师。
本次活动由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劲松、副院长赵峻带队,音乐学专业负责人栗建伟,教学办主任吴思慧,学工办主任闵旭东,音乐学专业教研室主任刘鹏、余音、陈颖,中学音乐教材教法老师方迪星、石彬怡及音乐学专业班级导师刘霞、蔡霞、钟敏、方兴炫全程参与了本次教育见习活动。